团情聚焦

团情聚焦

首页 - 团情聚焦 - 正文

87支实践队集结完毕!福大青年赴各地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传统文化

信息来源:

日期: 2025-01-23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福州大学于2024-2025学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我校围绕追寻领袖春节足迹、传承非遗民俗文化、探究春节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春节故事、体验福建海洋文化、诠释春节福文化返家乡社会实践七大主题,共组织87实践队966师生,引导福大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

3AFB8

  1月18日,我校召开寒假社会实践首批校级示范队答辩会暨实践安全教育培训,各实践队就拟开展的特色活动、行程规划、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最终遴选7支实践队作为第一批校级示范队。

追寻领袖春节足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深入基层。2013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瘠苦甲于天下的定西,走进村民马岗家破旧低矮的土坯房;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2024年春节将至,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广大青年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走进基层、走进生活、走进百姓,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民生体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等,深刻感悟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传统年俗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福建溯源实践队

实践队以 追寻领袖足迹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两条核心主线,沿着领袖足迹,前往东圳水库、木兰溪实地走访,了解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全过程,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聚焦莆田年俗文化传承等相关论述,通过对莆田市博物馆、兴化古城的考察参观,学习文化思想中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三大底色。实践队将落脚点置于志愿服务家乡建设,发挥专业特长,把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面向莆田5岁以上儿童开展古筝公益课程,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24445

传承非遗民俗文化

春节的各种年俗连绵不绝,从庙会、社火、戏剧、音乐、游艺,到年画、窗花、福字、春联、年夜饭等,不胜枚举,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广大青年学生可以围绕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等主题的实践活动,认真研读《你未必知道的福建》《你未能触摸的福建》《你未曾料想的福建》等书目,充分挖掘节令食物、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学习非遗技能、传承非遗文化,进行创作或展演等,体悟闽人智慧,探寻中国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刘敏榕工作室

闽韵绘彩,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述,挖掘福建文化遗产价值,福州大学闽韵绘彩,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组织了来自各学院6个不同民族的20名同学组成实践队,以传承非遗民俗文化,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开展以祈福纳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一是赴平潭上楼村体验民俗,调研非遗贝雕融入当地旅游产业及传承发展情况,并进行学习;二是前往南岛语族文化博物馆,深入挖掘南岛语族文明的内涵,探寻其发展历程,宣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感悟闽人智慧

1A152B

探究春节文化内涵

春节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仁义忠孝等道德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内在特质与文化标识,塑造着中华儿女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保持生生不息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广大青年学生可围绕弘扬家国情怀、天人合一、尊祖重孝、崇尚礼仪、和合团圆、除旧布新等文化精神,创新视频微课,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开展学理化教育教学研究,形成可推广、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以青春视角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进一步增强对春节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自信。

法学院

“‘见时岁盛兴,节连四海同情实践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大侨务格局,福州大学“‘见时岁盛兴,节连四海同情实践队深入福清、长乐等知名侨乡,对接省档案馆等基地,走访侨乡文化场馆,探索视角下的春节文化内涵。依托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联合福州大学大学生法治宣讲团,打造涉侨法律援助、侨乡法治宣讲等品牌,并结合侨乡梧林普法的相关经验,探索法治护航春节文化”“侨文化的可行路径,不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民族认同感。

16C78

讲好中国春节故事

春节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广大青年可以参与筹备校园里的春节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美食品鉴、学术交流等方式,讲好中国春节故事,展现春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民俗特色,共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呈现多元文化包容共存、美美与共的动人图景,在品味春节文化气息中,体悟华夏文明魅力。

材料学院

海洋遗韵材子行实践队

福州大学材料学院海洋遗韵材子行实践队组织本硕共11名同学,由学院团委副书记带队,所有辅导员参与,前往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寒假社会实践。体悟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弘扬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指示。实践队走进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沉浸式领略福建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实践队员以三把刀为媒介,在三坊七巷开展民俗文化科普活动、春节习俗宣讲活动、春节主题论坛等,让更多人感受到福建非遗文化的魅力,以切身行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F074

体验福建海洋文化

福建海洋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拓性、包容性、和平性特质,由此衍生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春节习俗。如,福州市连江县的游海神元宵节俗、漳州市东山岛海底反(水族舞)等,不仅体现了福建沿海地区人民对海洋的敬畏,也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生活。广大青年可以从春节民俗中挖掘线索,体验海洋文化有关的民俗生活、历史、信仰、文学艺术等,在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把握与海同生共荣的海洋生态文明,以青年视角探讨何以福建,何以海洋,进一步认识与传承福建海洋文化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

闽俗探海韵 青年续潮音实践队

福州大学闽俗探海韵 青年续潮音实践队从福建春节民俗中体悟与海同生共荣的海洋生态文明。实践队将走访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德济门遗址等地,追溯历史传统,体悟民俗文化在海洋贸易中的交融共生;走访调研蟳埔村、梧林村传统村落,体验非遗簪花习俗与蚵壳厝建筑背后的生态智慧;依托晋江经验馆、泉州市初心教育学堂等福建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感悟海洋文化的时代意义,探究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为讲好福建海洋文化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3A0C2

诠释春节“福文化”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福文化资源。从合福高铁到华龙一号,从人民的110”山海情,从晋江经验下党新貌,从长汀经验最绿的省份,从连家船民上岸到数字中国建设等生动实践,映射着国家富强之福、社会安定之福、生活小康之福。广大青年学生可以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特点,通过各类具体的人、事、物诠释福文化的魅力,尝试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的春节福文化品牌,充分借助新媒体工具,运用“AI”技术制作动漫、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创作文化创意产品,进一步诠释和弘扬福文化

化工学院

感悟侯官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实践队

侯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应传承弘扬侯官文化并指导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福州大学感悟侯官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实践队由本硕博组成,拟深入侯德榜故居、严复故居等展馆,学习侯官先贤生平事迹,感受侯官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联合台江区博物馆、金山小学,开展非遗游园活动,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前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化集团启航之路展厅,了解福建石化产业的布局、未来规划;发挥实践队博士专业特长以及学院高能级科创载体优势,深入能化集团创新研究院开展调研,对企业生产研发当中的问题开展揭榜挂帅攻关,促进科产教深度融合。

27FB9

“返家乡”社会实践

为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以2025年寒暑假为集中活动时间且兼顾日常,引导福大青年围绕岗位实习实践、乡情民情考察、服务家乡建设3方面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薪火相承·循迹闽东”——追寻领袖足迹春节足迹寒假社会实践队

实践队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学院河小禹”‌志愿服务队的优势,组织生态文明志愿者返回家乡,考察乡情民情,服务家乡建设,深入开展闽江主干流域田野调查活动,深耕治水护河的生态文明实践,进一步促进河小禹专项行动提质增效,推动闽江主干流域沿线村居构建城水协调、地水相宜、人水和谐、产水适配的发展新格局。

28378

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深入基层一线,谋求发展新篇

祝福大学子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淬炼成才

用实际行动书写

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青春华章!


(一审:林箫、二审:史津萌、三审:叶阁泽)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传真:0591-22866018

© 2023 福州大学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