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聚焦

团情聚焦

首页 - 团情聚焦 - 正文

福州大学“薪火相承·寻迹闽东”实践队: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

信息来源:

日期: 2025-03-02

浏览次数: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指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培育青年的爱国情怀,这个冬天,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薪火相承·寻迹闽东”实践队回到闽东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热土,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春节申遗成功,青春贺岁送暖

音符悦动,温暖寒冬,2025年1月21日晚,“青春之声”福安市第二届返乡大学生音乐会在福安市工人文化宫盛大举行。实践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人员引导、现场布置、演出彩排、幕后助力等志愿行动,为这场音乐盛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演出分为“福满韩城”、“金蛇狂舞”、“青春模样”三个篇章,在舞台上,学子们用动听的歌声、悠扬的旋律传达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沸腾的诗篇、激昂的奏鸣曲演绎着闽东革命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学子们对家乡文化的的用心和热情,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新春氛围。

追寻领袖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2025年1月24日上午,实践队前往福安坦洋村进行实践调研,了解坦洋村在红色文化传承、茶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追忆习近平总书记的珍贵足迹。在坦洋村“振兴之路”主题馆,实践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以“摆脱贫困”为主线,倡导“滴水穿石”闽东精神,树立“弱鸟先飞”追赶意识,建立“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所取得的区域性整体脱贫工作成果,系统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四进坦洋”的工作历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光芒。

实践队员们上茶山、入茶田,不仅在劳动实践中提升对茶文化与茶工艺的认识,更在采茶、制茶、品茶过程中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曾说过的:“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我的心和你们的心是永远贴在一起的。”

铭记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实践队参观了闽东革命纪念馆、闽东苏区纪念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了解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军民情深。闽东地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红色故事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深情表示: “饮水思源,勿忘老区。”在纪念馆馆长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看着馆内陈列的件件文物,仿佛回到了闽东苏区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深切体会到闽东人民军民一心、不屈不挠、不畏艰苦的革命精神,也进一步感受闽东畲乡人民为了祖国统一、人民解放、民族团结进步而英勇战斗的历程。

2DB5F

实践队齐心重走长征路,回到革命旧址,了解到中共闽东特委在闽东地区土地革命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刻铭记“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

3AF7E

  闽东苏区的革命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我们负重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实践队队员们将铭记苏区精神,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构建保护、研究、传播、利用一体推进的长效机制,让八闽“红色宝藏”在保护传承中绽放时代光芒。

探寻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

古陶瓷,是时间的低语,是历史的见证。实践队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文化的热爱,来到福安月屏山,共同见证了“故乡的泥土——宁德市古陶瓷文物记忆”展览的璀璨启幕。实践队队员们同博物馆的老师们一同诉说福安千年的泥土故事,来加强中国文物的宣传,也借此捏出蛇年的喜庆,展示春节的形象,以福安月屏山为始,共同传承闽东之光,欣赏古陶瓷文物记忆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了自身对闽东之光的文化自信,加深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怀。

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

实践队以专业赋能社会实践,走进福安市溪柄镇茜洋村进行水质保护调查活动,实地了解闽东水利工程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深入了解到茜安水利的发展史,感受建设水利工程的艰辛历程。志愿者们更是从自身所学专业出发,积极访谈相关人员,在探寻农村建设的同时,聆听到村民们期盼,也更加坚定了队员们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手牵手,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水利不仅是工程,更是文化,是一种需要每个人传承和弘扬的精神。未来实践队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建设之中,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共同擘画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

我与河长面对面 碧水清波共守护

实践队走进福安市溪柄镇,巡查溪柄主要河段,并开展水质检测,了解河流水质状况及存在的隐患,并邀请溪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乡级河长刘勤,溪柄镇副镇长、河长办分管领导钟国平,溪柄镇水利站站长刘荣钦开展“我与河长面对面“座谈会。实践队结合前期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围绕当地河长制工作情况及河流水质现状进行交流研讨。

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河道时常出现淤积现象,河岸也存在垃圾与杂物堆积的情况。于是,实践队队员们在河长的领导下手持扫帚、夹子等清洁工具,沿着茜洋溪有序地开展了河道清淤、沿河整治、河湖障碍物排查与清理等系列护河行动。以实际行动落实生态保护,践行着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责任担当,与溪柄镇相关部门携手共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让绿水青山成为福安永恒的底色!

518B9

“牢记嘱托,谱写新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基层,在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伟大变革的旅程中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脉搏和时代的热切呼唤。后续,实践队将针对有关内容持续深化调研,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厚植家国情怀,充分发挥归雁精神,反哺家乡,为传承和保护闽东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年智慧。

(一审:林箫、二审:史津萌、三审:叶阁泽)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传真:0591-22866018

© 2023 福州大学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