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追寻领袖足迹,谱写生态新篇”实践队实践纪实

信息来源:

日期: 2025-08-18

浏览次数:

来源

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社会大课堂融入实践育人体系, 7月9-12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追寻领袖足迹,谱写生态新篇”实践队怀揣赤诚之心,奔赴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开启了一场融“红色文化洗礼-生态振兴探索-脱贫经验体悟-科技赋能感知”于一体的实践之旅。

深学细悟溯初心,思想引领启征程

实践启程前,一场以“学思践悟,凝心铸魂”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为本次行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分享会上,实践队队员们围绕《习近平在宁德》一书,以“学思想、强党性”为核心,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实践队队员们重点分享了书中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后,提出的“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的思想。

8D120

90A80

6D2DC


二、扎根闽东热土,躬身实践砺初心

走进周宁县梧柏洋村闽东特委历史展馆,实践队队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图文史料和生动的讲解,深入学习了中共闽东特委的创建历程及其统一领导闽东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了叶飞、曾志等革命先辈和闽东儿女浴血奋战、坚持“红旗不倒”的峥嵘岁月。革命先烈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深深震撼和激励着每一位实践队队员。

63202


庄严肃穆的展馆内,全体党员面对鲜红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是青春的承诺,更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宣示。“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队员许航滔动情地说,“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必须传承好‘红旗不倒’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65130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足迹,实践队深入周宁县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后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妙香向实践队深情讲述:40多年前,这里曾是“光头山”遍布,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上世纪80年代,敢为人先的黄振芳老人,为了改变家乡的经济状况与生态面貌,毅然贷款8万元,带领全家开荒造林。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三赴后洋村调研,对黄振芳林场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其“为我们发展林业提供了一条思路”,并亲手种下三棵杉树。如今,这三棵杉树已亭亭如盖,成为“三库+碳库”重要理念的鲜活例证。

D999D

9B2BE

F2F55


实践队来到“森林党校”主题展馆。在案例与实物展示中,实践队深刻领悟“三库+碳库”重要理念的核心内涵,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溯源,感悟黄振芳三代接力守护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的传承精神,了解周宁坚持“逐绿创收”的重要举措。

C8AAC


宁德,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脱贫精神是其最鲜明的标识之一。实践队走进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珍贵的图片、文献、实物生动地再现闽东这片土地上,干部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脱贫理念指引下,如何以“弱鸟”的清醒认知、“先飞”的进取姿态,发扬“滴水穿石”的韧劲,坚持“因地制宜、久久为功”的方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最终实现从“老、少、边、岛、贫”到摆脱贫困、迈向全面小康的伟大跨越。队员们触摸着历史的脉搏,无不为闽东人民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宁德的华丽蝶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在宁德市科技馆,实践队见证了这座昔日的闭塞山城,如何依托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飞跃。通过体验飞行模拟器、新能源应用展示、智能家居等互动装置,队员们切身感受着科技创新对提升产业能级、改变生活方式、创造美好未来的磅礴力量。


此行最打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在97岁高龄的黄振芳老人家中。老人精神矍铄,深情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林场调研的往事,言语间充满感激:“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鼓励支持,就没有林场的今天,更没有我们全村的好日子。”看着眼前充满朝气的青年学子,老人目光殷切,他的话语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


三、青春染新绿,奋进正当时

在这次实践中,不仅通过红色文化砥砺初心,生态调研深化认知,脱贫体悟强化担当,科技感知激发创新,实践队还将开展研讨,形成调研报告和思政微课等成果。接下来,实践队将矢志不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福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的指示精神,以“红土地”为课堂,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开展“科技下乡”“生态宣讲”“乡村振兴服务”等实践活动,推动“学、讲、研”三位一体走深走实,让青春在服务闽东大地中绽放绚丽之花,以奋进姿态谱写新时代的生态新篇章。


(一审:林箫、二审:周一帆、三审:叶阁泽)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传真:0591-22866018

© 2023 福州大学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