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关工委通讯员)
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了解红军长征出发地的光辉历史,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2024年11月30日,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工委组织全体学生观看福建教育五老说第124期暨红色地标专题(第9期)《钟鸣:中复村红色记忆——探访红军长征出发地》。
本期邀请长汀县关工委副主任、中复村红军烈士后代、红色文化五老讲解员钟鸣为主讲嘉宾。他以“中复村红色记忆——探访红军长征出发地”为主题,围绕红军征兵处旧址——红军桥、红军长征出发地——观寿公祠以及老少携手共筑红色文化传承路等方面展开讲解。他凭借丰富的历史知识与亲身经历,为同学们生动地展现了中复村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讲述了先辈们在此留下的英勇事迹与坚定信念,激励着我辈在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砥砺前行。
观看视频后,同学们深受触动,积极地分享了各自的感想和心得体会。

202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陈晓霜:
观看了关于中复村红色记忆的专题视频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中复村,这个看似平凡的地方,却承载着红军长征出发地的厚重历史。
红军桥作为征兵处旧址,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热血故事。桥上的每一块木板,每一处痕迹,都见证了无数热血青年告别家乡,投身革命的壮烈场景。他们怀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义无反顾地踏上未知而艰险的征程。观寿公祠,作为长征出发地,更是凝聚着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在那里,他们吹响了长征的号角,开启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老少携手共筑红色文化传承路这一画面,尤为令人动容。老一辈用亲身经历和深沉的情感,将红色记忆传递给年轻一代;年轻一代则以崇敬之心,接过传承的接力棒。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传承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绝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中复村的红色记忆,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秉持先辈们的坚韧不拔与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应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传承中,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伟大的历史,让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施翔骏:
观看了《五老正在说》第124期暨红色地标专题第9期的节目后,我深受感动和启发。这期节目以“中复村红色记忆——探访红军长征出发地”为主题,通过主讲嘉宾钟鸣的生动讲解,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节目中,钟鸣老师详细介绍了红军征兵处旧址——红军桥,以及红军长征出发地——观寿公祠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这些地方不仅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地标,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之地。通过这些故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节目还强调了老少携手共筑红色文化传承路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传承并发扬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期节目不仅让我对红军长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我传承红色文化的热情。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红色文化将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杨波: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地方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而显得格外庄重,长汀县中复村便是其中之一。当我观看完“中复村红色记忆——探访红军长征出发地”的视频后,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
在如今中复村那片宁静而祥和的土地上,曾发生过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这里是红军长征的起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历史的地方。随着视频的深入,我仿佛被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在视频中,我看到了中复村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这种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正是有了这种鱼水情深的关系,红军才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胜利,才能够在长征途中不断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记忆。通过观看这段视频,我深刻认识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红军精神的宝贵价值。这种精神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品质。
总之,这期视频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它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和红军精神的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坚定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杨颢:
今晚,我们宿舍共同观看了第124期的五老说。本期嘉宾是钟鸣老先生。他是中复村红军烈士的后代。中复村作为红军的出发地,见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历史。
钟老讲述了当年红军征兵的旧址——红军桥,讲述了关于出发地——观寿公祠的故事,无论是松毛岭狙击战还是长汀保卫战,为掩护主力军北上湖南,最后坚守在福建中央苏区的二十四师六千多人牺牲了。他们是闽西为主的子弟兵,甚至都没有留下名字。千人千面,岂曰无名,英雄即名。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的光荣且伟大的牺牲,让我们深深动容,倍感启发。
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定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走好新一代人的长征。

202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朱慧娴:
在观看视频之后,我深受触动,中复村是长征起点的不朽记忆。红军桥,红军街,观寿公祠等历史遗迹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无声地诉说着红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以及军民共同奋斗的光辉篇章。这种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今天启示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然而,在感慨红军长征的伟大之时,我也陷入了深思。长征精神,绝不仅仅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更是一种对信念的坚守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力量来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需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长征精神不仅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它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