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笼,照亮千年文明薪火;一声乡音,唤醒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对春节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自信,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福州大学师生围绕弘扬家国情怀、天人合一、尊祖重孝、崇尚礼仪、和合团圆、除旧布新等文化精神开展了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解码火树银花中的家国隐喻,定格万家灯火里的脉脉温情。
“‘侨’见时岁盛兴,节连四海同情”实践队
1月18日至1月24日,福州大学“‘侨’见时岁盛兴,节连四海同情”实践队前往福州市福清市、长乐区等著名侨乡,在习近平总书记“大侨务”观念的指导下,深入探索侨乡文化中春节文化的深刻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先后参观了福清侨乡博物馆、马尾区白眉侨批记忆遗产馆、福建省档案馆等场馆,同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福清市宏路侨联等部门开展交流座谈,并携手乡镇基层司法所开展普法宣传与法治宣讲活动。用青年脚步丈量八闽大地,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民族认同感贡献了法学学子的青春力量。


“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
1月15日,数学与统计学院“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赴林则徐纪念馆和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探寻春节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仁义忠孝等道德价值。在林则徐纪念馆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这正是中华民族反抗外辱、维护民族尊严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春节文化中“忠孝节义”的精神内核。在林觉民故居,队员们被《与妻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家国情怀深深震撼。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将春节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仁义忠孝等道德价值融入日常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匠瓷新生”实践队
2月8日,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匠瓷新生”实践队在霞浦锔瓷非遗工坊的叮咚作响中,触摸着锔瓷技艺里流淌千年的春节文化基因。锔瓷这项肇始于宋代的“锔活”绝技,正随着铜钉银线穿梭经纬的韵律,在实践队员指间绽放出跨越时空的文化辉光。这些重获新生的锔瓷,将继续讲述中华民族对“圆满”的永恒追寻——正如春节永不缺席的归家路,总能让离散重聚,让残缺完满。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发扬锔瓷中蕴含的春节文化,讲好锔瓷文化故事!


“游福州探海迹,行闽地寻海韵”实践队
2月14日,外国语学院“游福州探海迹,行闽地寻海韵”实践队踏入福州马尾琅岐,参与一年一度的马尾春节灯会,这场以海洋为主题的盛会,为队员们带来一场独特的艺术盛宴。本届灯会以“四海升平,两马同心”为主题,设立六大主题展区,全方位呈现八闽文化的深厚底蕴。除了形态各异、美轮美奂的花灯,展区内还安排了八家将、官将首等非遗文化表演,剪纸等非遗技艺展示,以及非遗年货集市,热闹非凡。实践队员们参观后深受触动,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他们意识到自身肩负着特殊使命。凭借专业优势,队员们希望将马尾灯会背后的春节故事,以及福州独特的海洋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春节中的海洋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焕发蓬勃生机。


“慢溯苏区底蕴,启悟闽西新程”实践队
1月22日,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 “漫溯苏区史韵,启悟闽西新程”实践队走进中央苏区 (闽西) 历史博物馆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积极投身馆内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的同时化身文化传播使者,将闽西革命历史与春节文化知识向来访群众娓娓道来。在博物馆举办的新春系列活动中,实践队员们踊跃参与书写蕴含革命精神的春联、制作象征吉祥的苏区特色手工艺品等带有苏区特色的春节传统活动,亲身实地感受春节文化与苏区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探寻春节文化在苏区的深厚内涵,让古老的春节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化传承无终章,青春步履永向前。春节的故事,是家的故事,更是国的故事;青年的探索,是学术的追问,亦是文明的接力。福大学子以青春之眼凝视传统,用创新之笔书写传承,让春节文化在新一代的诠释中焕发新生机。
(一审:林箫、二审:史津萌、三审:叶阁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