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研新程筑梦,闽地材子躬行”博士实践队赴晋江市开展以“校地共建谋发展,产教融合育新材”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企业发展、产业研发、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调研。
材智汇聚校地行,共绘发展新蓝图
晋江团市委与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晋江市人才港湾开展校地共建活动。共建活动上,晋江团市委陈孟哲书记发表致辞,首先对实践队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以晋江现代产业体系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4341”产业布局,展现了晋江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促进双方在产业转型、人才交流、科研合作等多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协同合作。随后,晋江市人资公司代表吴晓婷对晋江市人才政策进行了推介,详细介绍了完备的“1+N”人才政策体系、优厚的人才待遇以及多管齐下的创业就业措施。材料学院党委沈庆斌副书记介绍了学院的科研实力、人才资源和创新成果,表示未来将深化同晋江市相关企业的合作,为晋江市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共同建立互利共赢的长远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活动中,晋江团市委陈孟哲书记与材料学院党委沈庆斌副书记签署校地共建协议并进行“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交流环节上,实践队成员们分享在晋江实践期间的感悟,并就博士后人才政策、企业的人才需求等问题与企业代表展开交流,企业代表们从人才待遇、资金补助等方面一一回答,并表达了企业对材料专业新型人才注入的热切期盼。本次校地共建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深入了解了晋江完备的人才政策,也让他们感受到材料专业在企业创新和基层产业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实践驱动促融合,校企协同谱新篇
为探索校企合作新方式,激发材料学子创新创业动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队深入泉州信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实践队通过实地参观企业展厅、生产线以及与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企业的技术突破、产业布局和创新理念,见识到了全自动化高效运作的生产线,感受到了现代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方面的深度融合。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与一线工程师和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聚焦企业研发生产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队员们意识到材料研发必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同时要注重施工工艺和环保理念的融入,以实现材料效能的最大化。企业代表们也指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生产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发展。实践队还与火炬电子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举行了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寓意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实践队员在走访多家企业调研后深有感悟:“此次深入企业实践,我深切感受到材料研发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无论是研发创新,还是生产流程,企业都在追求高质量与高效率,把技术理念融入每个环节。学习跟科研同样如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得把所学知识和实际需求相结合,努力提升专业技能,紧跟行业趋势,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投身材料领域做好准备,以实际行动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深刻体会到材料科学作为产业革新核心引擎的战略价值。展望未来学习和科研,实践队全体成员将把此次实践所学内化为前进动力,在学术与职业道路上不断探索,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国家材料领域和地方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福州大学材料学院将继续与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进行交流和合作,构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桥梁,深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融合,提供材料新智慧,为地方发展注入人才与技术动能。
(一审:林箫、二审:周一帆、三审:叶阁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