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物信学院"禹见闽水,红绿寻源"实践队实践纪实

信息来源:

日期: 2025-08-28

浏览次数: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福州大学物理信息工程学院"禹见闽水,红绿寻源"实践队踩着暑气,怀揣着对闽水的敬畏与热忱,深入武夷山市开展河湖长制相关调研与实践活动。

1480F2


访水利寻治河策,巡河净滩护碧水清

7月25日上午,实践队来到武夷山市水工程调度指挥中心,与武夷山市水利局水政部门人员和河长制办公室河务专员们进行座谈交流。在座谈会上,队员们认真聆听了河长制在武夷山市的发展历程,详细了解当地在河湖治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并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武夷山市河长制展开了深入探讨,积极为河湖治理建言献策。

3CE8B


随后,在河务专员们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智能监测水质系统建设现场参观。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在河长制工作中的强大赋能作用,认识到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于提升河湖水质监测效率和精准度的重要意义。

在武夷山市愉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践队聆听了民间河长队伍河小禹的组建故事,被这群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之后,在民间河长的带领下,实践队沿崇阳溪两岸开展净滩护河活动,为守护崇阳溪的碧水清波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82054

5A2DB


青木课堂进少年,童心种下春晖

7月25日下午,在武夷山市青少年宫,实践队依托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特有的“青木课堂”支教品牌,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生态保护主题课堂。此次青木课堂结合了武夷山市独特的自然风景和著名的景点,设置了破冰互动、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启蒙科普、节水护水四个课堂。

课堂先以家乡之美为切入点,强化孩子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生态保护的认同感;再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升华,引导孩子们将生态保护的责任从家乡拓展至国家层面;接着借助科技启蒙科普内容,以科学原理阐释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夯实认知基础;最终以节水护水实践为落脚点,推动青少年从认知层面迈向行动层面,形成认知认同践行的完整闭环。

641B5


课堂结束,孩子们满怀认真地提笔写下了节水承诺。这些承诺都化作生态保护的种子,悄悄种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种子们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开花结果,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757BF


寻红色源流,铭先辈鸿志  

7月26日上午,实践队来到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紧扣“红色寻源”的主题,实践队将思政学习和参观研学融为一体,在红色纪念馆中赓续红色血脉,学习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队员们怀着肃穆的心情,轻轻掀开历史的厚重帷幕,一同走进那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展柜中,一件件锈迹斑斑却依旧透着锋芒的红色时期武器、一张张泛黄却字迹清晰的证书文件、一份份承载着革命理想的政策文献,这一切都让队员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为天下立命的雄心壮志以及将人民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的伟大精神。

41DE5


于博物馆中问道,触历史肌理

7月26日上午,实践队走访了武夷山市博物馆,馆内工作人员细致讲解了武夷山市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在工作人员的细致介绍下,队员们深入了解到武夷山先辈们的发展智慧:对古城遗址的精心保护,对朱子理学和道教文化发展的重视……

CAECA


武夷先民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与深邃的智慧,为后世创造了璀璨的文化瑰宝,也留下了宝贵的发展经验。这些跨越时空的智慧结晶,让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受益匪浅,更对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生出深深的敬畏。

街巷讲解资助,铺就求学坦途

7月26日下午,实践队与福建省学生资助志愿者服务联盟携手,与当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前往武夷宫景区、宋街景区,进行了资助政策的宣传活动。

25D2A


活动现场,队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热情地向当地儿童、青少年等适龄人群及其家长详细介绍普及福建省的学生资助政策。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勤工俭学等多种求学资金支持方式,细致解答大家提出的疑问,努力为学子们的求学之路添砖加瓦、分忧解难。

览农夫山泉,品馥郁茶香

7月26日下午,实践队走进了农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饮用水公司参观学习。在这场参观中实践队员首先观看了工作人员的故事短片,看到了一瓶水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品质的追求。实践队队员们还现场评鉴了茶与水的相契之妙,了解了农夫山泉和当地茶企默契合作推出各种茶类饮品的根本,让武夷山岩茶的醇厚甘滑走向全球货架。正如工作人员所说“武夷山的水和茶是老相识了,千百年来互相成就,我们不过是把这份默契装进瓶子里。”

39B72

 

脚步不停,实践队队员们来到农夫山泉生产线参观走廊。沿着全透明的生产观赏通道前行,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令人惊叹,工作人员介绍,这条生产线每小时可产出6万瓶水,而背后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实时调节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每瓶水的品质稳定。

闽水潺潺,奔涌向前,滋养着八闽大地的山川万物。此次武夷山之行,实践队以河长制为轴,串联起生态保护、红色传承、文化探寻与政策宣讲多项实践活动。从水利局的治河智慧到净滩护河的躬身实践,从青木课堂播撒的环保种子到闽北纪念馆的精神洗礼,再到企业里见证的生态与产业共生,队员们既感悟了闽水的生态之美,也触摸了八闽大地的文化根脉与红色基因。

BC25A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映照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禹见闽水,红绿寻源”实践队将以此次武夷山之旅为起点,继续以脚步丈量生态,以行动守护山河,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扎根心田,让红色精神的火种代代相传,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一审:林箫、二审:周一帆、三审:叶阁泽)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传真:0591-22866018

© 2023 福州大学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