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丨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绿动沙阳,青宣致远”实践队实践纪实

信息来源:

日期: 2025-08-30

浏览次数:

来源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绿动沙阳·青宣致远”实践队追寻领袖关切民生、引领发展的足迹,聚焦沙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创新路径,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市井街巷,沉浸式感悟“强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生态富民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129F59


循迹沙县探振兴 研学理论强信念

为筑牢思想根基,实践队前往中共三明市委党校研学,学习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了解沙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加深了队员们对守护沙溪河生态价值、推动绿色发展的认知,坚定了队员们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投身乡村振兴伟业的信念与决心。

C7069


守护碧水 点水生金

在富口镇沙溪姜后村旁,实践队实地考察“渔光互补”项目。粼粼波光的水面上,光伏板阵列如蓝色沃野,板下碧水中鱼群悠然游弋。通过采访,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如何通过科技实现“一水多用、空间复用”:光伏发电产生清洁能源,智能监测系统精准调控水下养殖环境。这不仅大幅提升了水域的综合经济效益(发电+养殖),更是守护沙溪河生态、践行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科技赋能,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2746C7

154774


智造赋能 创意焕新

实践队走进沙县小吃科技馆,在充满科技感的展厅里,队员们了解沙县小吃品种和制作流程。同时,队员们将生态理念融入设计实践,为当地创作了融合小吃文化与青山元素的特色标识,获高度赞赏:“这些年轻人不仅带来了新思路,更为我们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科技与设计的力量,正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高效、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17E103


烟火绵延 小吃富民

实践队来到醉有才沙县小吃大食堂古街店,深入街巷采访小吃摊主,亲身体验柳叶饺、扁肉、拌面等传统小吃的制作过程,在烟火气中倾听产业富民的故事。队员们不仅了解到沙县小吃如何从满足温饱发展成为带动共同富裕的特色产业,更利用专业知识为摊主带来新理念、新思路,助力提升文旅体验。在沙县小吃民俗风情馆,队员们通过互动体验,深刻理解了以小吃产业作为纽带,贯通三产、链接城乡的活力。在“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队员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到了跨村联建,小吃产业、文旅康养、创新经济多点融合的发展格局。

3DEBEB


青春践行担当 续写振兴华章

实践队清晰触摸到“红领绿兴、产融共生”的振兴密码:红色领航锚定方向,科技赋能筑牢绿色根基,三产融合激活发展引擎。从富口镇“渔光互补”的生态科技双赢,到小吃科技园的智能化绿色生产,再到俞邦村三产融合的活力迸发,处处印证着这一路径。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沙县的红绿交融,用设计浓缩地域特色,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担当。

“守护好一泓碧水,就是守护发展的根基,以科技赋能产业,方能绘就振兴新画卷。”实践队员韦馨感慨道。未来,实践队将持续跟踪典型模式,通过宣讲推广、资源对接、技术支持及组织“青年护河”等行动,推动实践成果落地生根,以青春之力续写八闽大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

119515


(一审:林箫、二审:周一帆、三审:叶阁泽)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传真:0591-22866018

© 2023 福州大学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