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赴龙岩永定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实践纪实

信息来源:

日期: 2025-08-30

浏览次数:

来源

青春聚力践初心,艺术赋能绘振兴。7 月 6 日至 12 日,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带着 “以文化人、以艺润乡”的初心,在永定的红色沃土上,用画笔勾勒红色记忆、描摹乡土风情、传递廉洁清风,在风雨洗礼中完成了一次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乡村赋能行动。队员们分别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乡土特色展现与廉洁文化传播,以画笔为媒书写青春担当,在风雨中坚守初心,用实干完成了一场 “艺术赋能乡村” 的生动实践,让文化的种子在永定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让廉洁文化扎根乡土肌理】

实践期间,福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郑煦林,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阿火前往永定实践现场,与队员们面对面交流,倾听队员讲解“竹影喻气节”“莲花表高洁”的设计思路,对实践队“将抽象廉洁理念转化为具象乡土艺术”的创新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179D2D


与此同时,实践队来到永定中湖村,与人文学院实践队开展“艺术创作 + 文化调研”联合实践。期间,实践队师生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与进展情况展开学习和探讨。会上,实践队员详细拆解了廉洁墙绘的创作逻辑:从前期调研时收集的村民审美偏好,到如何用 “农耕工具”“民俗图案” 等元素替代生硬标语,再到色彩选择上采用村民喜爱的暖色调增强亲和力,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围绕“让廉洁文化贴近民心”展开。

创作现场,实践队员展示了已完成的部分墙绘细节,讲解设计中如何将廉洁文化与乡村视觉审美结合;人文学院实践队则分享了在当地调研时收集的廉洁民俗故事,这些鲜活的乡土素材,为廉洁墙绘补充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C197D


【让墙绘成为乡村“文化名片”】

实践队以永定的“红色基因、绿色乡韵、清风廉洁”为三大核心主题,三组联动、同步推进,让每一面墙都成为讲述永定故事、传递文化力量的 “立体载体”。

红色文化绘画组以永定学校校门口主墙为画布,队员们先深入学习“永定暴动”“牛牯扑精神”“伯公灯”等革命历史,将壮烈与坚守的红色记忆转化为视觉语言 —— 硝烟中冲锋的身影、灯火下守望的轮廓,每一笔都承载着对革命先辈的致敬,让红色基因通过墙面走进师生日常。

1E2E7A


“乡村墙绘不是简单的‘美化工程’,而是要画出村民心中的‘家乡模样’。”美丽乡村墙绘组的队员们始终秉持“在地创作”的理念,将调研贯穿创作全过程。队员们带着画板、卷尺和笔记本,走进内湖村开展“蹲点式调研”。从勾勒山村老树的青翠,到晕染草地的彩色花海,队员们力求让墙绘成为“看得见的乡愁”,让乡土风情与村落景致自然相融。

为了让墙绘更贴近村民审美,队员们还邀请村民参与创作:村里的孩子们主动加入涂色环节,用稚嫩的笔触为画面添上鲜艳的色彩;甚至有村民提出“能不能把家里的小狗、家禽画上去”,队员们立即调整设计。“这就是我们内湖村的样子!”当墙绘完成时,村民们纷纷驻足观看。

22A0E3


“廉洁文化不能‘喊口号’,要让村民看得懂、愿意看。”廉洁文化宣传组的队员们探索“廉洁理念 + 乡土故事”的表达形式。在中湖村村部的院落墙上,廉洁组队员摒弃了传统的标语式设计,转而用“意象符号 + 民俗故事”的方式,让廉洁文化更具感染力。他们将“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等理念转化为具象画面。

328E8E

530A57


【青春不散,艺术赋能步履不停】

此次实践的三组墙绘如三颗种子,在永定的土地上播下文化与青春的力量。未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将继续带着这份坚守与热爱,让画笔继续在红土大地上书写青春答卷,让红色更鲜活、乡韵更浓郁、清风更绵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艺术力量”。

(一审:林箫、二审:周一帆、三审:叶阁泽)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传真:0591-22866018

© 2023 福州大学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