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个曾经贸通四海,梯航万国的“东方第一大港”。为感悟世遗泉州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魅力,7月14日上午,福州大学台港澳学生赴晋江“寻迹峥嵘”实践队前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盛况,感受千年海丝文化。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是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了解到古代泉州的运输网络,进行商品生产的古窑地址分布等交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感受到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盛况。展馆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生动地再现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实践队成员们在海交馆内感受到古老、生动,甚至罕见的历史遗存,见证了宋元泉州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海洋文明和城市精神。
海交馆参观结束后,实践队的带队老师及成员受到福建电视台的采访。福州大学对外处曾筱霞老师在采访中,用“寻古、拾今、展望未来”三个词总结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曾筱霞老师认为泉州是一座解读不完的城市,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商业DNA、 海洋DNA,而泉州与台港澳地区自古就有着很深的联系与渊源,可以让台港澳学生更好了解其历史。面向当代,实践队走访泉州当代代表性的企业,了解走在前沿的企业发展,感受“晋江经验”。展望未来,曾筱霞老师希望同学们思考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的未来走向,她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台港澳同学和大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走出象牙塔,通过切身实践锻炼自我。
外国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朱阳凤在采访中谈到此次实践活动的感触,她认为本次泉州之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三个词。第一个词,开放。泉州作为海丝的起点,从宋元发展至今,融合了多国多宗教的文化元素,最为明显的便是大雄宝殿内外的基督教佛教道教元素,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开放文化包容。第二个词,传承。作为外语青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直都是我们所探寻的课题。要想传递好中国文化,需要亲身实践,亲自感受历史的温度、文化的底蕴,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好中国文化、海洋文化,讲好晋江故事、泉州故事、中国故事。第三个词,创新。古代的科技在当时是一种新,现代的科技在当今也是一种新。泉州又是创新的活力之城,如何融合古今的新,展现好中国文化,将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要亲身实践终身探寻的方向。
来自台湾的江铭琦在采访中谈到此次实践活动的特殊感受,作为一名台籍学生,他认为泉州和台湾很相似,来到泉州他感觉很亲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实践活动中,他也感受到泉州的文化魅力;走访安踏、七匹狼等知名企业后,他被企业背后“爱拼才会赢”的力量深深触动,他认为作为福大青年,自己也要有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走进泉州海交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了先辈的探索遗迹,独特的海交文物让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见证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海洋文明,加深了对海丝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成员们对文化的认同感。此次踏访,实践队成员寻访古迹,感受泉州千年海丝文化,实践队成员希望借此实践,切身接触泉州多元文化、丰富物质、历史古迹,以新时代青年的视角讲述海丝故事,推广海丝文化。
图为实践队参观泉州海交馆(洪陈森摄)
图为讲解员解说海交馆(洪陈森摄)
图为福州大学对外处曾筱霞老师接受福建电视台采访(唐斌湖摄)
图为外国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朱阳凤接受福建电视台采访(唐斌湖摄)
图为外国语学院2020级江铭琦接受福建电视台采访(唐斌湖摄)
(供稿:外国语学院 福州大学台港澳学生赴晋江“寻迹峥嵘”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