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追溯顺昌记忆,助力闽北振兴”实践队来到南平市顺昌县,开展校地合作促进发展、文脉溯红韵顺昌、科教走进农村学堂、科创助力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活动。
校地筑合作桥梁:产学研用“链接”发展需求
实践队师生前往国网顺昌供电公司与顺昌当地电力、农业、光伏等相关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校地合作、地方发展需求与产学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座谈结束后,实践队参观国网顺昌供电公司调度中心,精准运行的调度系统,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电力调度在保障民生与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深刻理解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

文脉溯乡土传承:文韵红魂“镌刻”顺昌印记
实践队来到元坑镇谟武村,以朱子文化为魂,将顺昌的历史田野与时代现场化作生动的“第二课堂”。实践队成员沿着顺昌特色环带,踏访承载着朱子文化印记的古村落、历史遗址,深入了解朱子思想在闽北大地的传承脉络及其对乡村治理、民风教化的深远影响。来到元坑镇谟武东方军码头,实践队感悟顺昌县的红色记忆,了解东方军码头承载的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科教启童智远航:无人机“飞”进乡村课堂
乡村振兴,科教赋能。顺昌县洋口镇大爱社区暑期夏令营的学生们多为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接触新兴科技机会相对有限。实践队连续三年前往顺昌县洋口镇大爱社区开展社会实践与科普支教活动。今年,实践队联合“益童前行”乡村振兴项目组,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带来“无人机的奇妙世界”主题课程。课堂上,实践队员们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为学生们讲解了无人机的基本知识,介绍了无人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农业、工业、物流业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实践队还带去了智能小车与简易无人机,互动环节中,智能小车操控体验与简易无人机拼装实践,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技魅力。下课后,学生们围着实践队员兴奋地分享收获,追问更多科技知识,眼睛里充满着对科学的向往,话语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科创助产业升级:智慧农业“点亮”振兴之路
实践队师生来到顺昌明晶农业基地,这里用制造业的精密思维重塑农业生产:草莓脱毒种苗基地以工业化标准攻克南方种植瓶颈,智慧温室的智能栽培系统实现精准灌溉施肥,生态水产养殖构建起绿色循环链条,让传统农业变身“科技农场”,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模式,以工业反哺农业,实践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在郑坊科技小院,实践队参观了菌草种植项目,科技小院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优化种植技术,菌草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从“生态草”变身“致富草”。师生们真切看到了工业思维与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更深刻理解了产业振兴对乡村振兴的核心意义。

青春护航成长路:志愿宣讲助成长 垃圾分类践文明
实践队一行前往顺昌一中开展成长护航宣讲活动,针对当地学子关切的高考志愿填报、专业发展前景、生涯规划等问题,队员们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与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答疑解惑,现场互动频频、气氛热烈。宣讲结束后,实践队成员积极投身“美丽新福建・青春在行动”专项活动,走进顺昌县北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员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示范讲解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标准、投放规范及环保意义,用实际行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服务中绽放光彩。

福州大学“追溯顺昌记忆,助力闽北振兴”实践队以青春之力深耕乡村沃土,在科普支教、校地合作、志愿服务、科创助农、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留下了坚实足迹。从为乡村孩童播撒科技梦想的种子,到搭建校地产学研用的合作桥梁;从为学子护航成长、为社区践行文明,到见证智慧农业与菌草种植的产业升级,再到在古韵文脉中汲取振兴力量,实践队用专业所长回应乡村需求,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此次实践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顺昌在乡村振兴中的探索与成果,更凝聚起用青春赋能闽北发展的坚定信念。未来,实践队将带着此行收获继续前行,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一审:林箫、二审:周一帆、三审:叶阁泽)